2025-08-15 来源:磨匠
结构完整性
筒体与衬板:检查衬板磨损厚度(剩余≥原厚50%),螺栓无松动或断裂(M36螺栓预紧力需达1800-2200N·m),裂纹长度<30mm。
密封性:清除残存矿渣,确认橡胶密封圈无老化开裂(间隙≤2mm),防止漏浆。
传动系统:校验大小齿轮啮合间隙(0.5-1.2mm)及接触斑点(≥齿高60%、齿长50%),使用激光对中仪调整电机与减速机轴线偏差≤0.05mm/m,径向跳动<0.1mm。
润滑系统
齿轮稀油站:油位处于视窗中上部(ISO VG320极压齿轮油),滤芯压差<0.15MPa,油温预热至25-35℃(冬季需加热)。
轴承润滑:高压锂基脂补充量占轴承腔60%-70%,溢出旧脂无金属屑(铁含量>0.1%时需清洗换脂)。
电气系统
绝缘检测:电机绕组对地绝缘电阻≥5MΩ(500V兆欧表),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压波动<±5%。
过载保护:过载继电器设定值为额定电流110%-120%,急停按钮功能正常,接地电阻≤4Ω。
运行环境
钢球级配:抽查钢球直径分布(如Φ100mm球占比30±3%),总填充率不超过筒体有效容积35%。
异物清理:内部无焊条、工具等残留,湿式球磨机需提前注水至浆液覆盖衬板10cm。
物料特性
分析物料硬度、密度、脆性等物理特性,选择研磨介质材质(硬度略高于物料),控制填充率≤35%筒体有效容积。
预处理要求
湿磨系统:检查循环水泵压力(0.3-0.6MPa),确认旋流器底流口无堵塞。
易燃物料:检测筒体静电导除装置电阻<10Ω,氧气浓度<8%。
操作流程
阶梯式加载:首次加载每30分钟增加20%给料量,避免瞬时过载导致衬板位移或螺栓剪切失效。
转速控制:根据物料特性调整转速(如行星式球磨机公转0-300r/min,自转0-600r/min)。
个人防护
操作人员需佩戴安全帽、护目镜、防护服,禁止穿戴松散衣物或首饰,严禁单独作业。
设备防护
确保防护罩、围栏等安全设施完好,运行中严禁打开防护罩或调节操作板按钮。
异常处理
衬板螺栓松动:立即停机拧紧,防止漏浆或飞溅伤人。
轴承温度超限(≥60℃):检查润滑系统,若油质变质或管路堵塞需更换润滑油或清理管路。
异常振动/噪音:空载试运行阶段若振动≥4.5mm/s或噪音≥85dB(A),需停机检查齿轮啮合或润滑状态。
空载试运行
启动后空转30分钟,监测筒体径向振动≤4.5mm/s,噪音≤85dB(A),频谱分析排除齿轮啮合异常频率(如1-3倍转频尖峰)。
轻负荷试运转
以水为介质验证循环系统功能,检查衬板螺栓严密性(初灌水时轻度漏水属正常),连续运转时间建议≤4小时(避免水介质导致异常振动)。
数据记录
签署《设备启机确认单》,记录轴承温度初始值、振动基线及试运行参数(如主轴承温度、电机电流等),为后续维护提供依据。
定期检查:每班次启动前抽检螺栓、润滑、防护等核心项,每周进行全面维护保养。
润滑管理:每500小时更换齿轮油,每2000小时清洗润滑系统并更换滤芯。
培训与考核:操作人员需定期接受安全培训,熟悉应急预案(如轴承过热、物料堵塞等场景处理)。
联系电话
15112173631
联系邮箱
dgmoijang@163.com
联系地址
东莞市茶山镇沿溪路18号